家装

比起豪宅我更爱这样的蜗居

[摘要] 比起豪宅我更爱这样的蜗居

微型公寓 micro apartment 是在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的住宅概念,是一种革命性的建筑创新。整体空间大约在 10~30 平米,灵动小巧却又功能俱全。


随著人口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于房屋型态的需求也会有所转变。国际一线城市:纽约,伦敦,北京,上海等,对于家庭式公寓的需求越发降低,相对的越来越多的单身贵族还有各地怀揣梦想前来打拼的年轻人的聚集,不同以往的 “另类” 住房需求大量增加。


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希望能拥有 价格不高同时拥有个人隐私的空间,而不是合租一间公寓。如今的纽约,伦敦已经涌现一大批以微型公寓为概念的新型住宅,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身边也会有这样性价比超高并且存在感强烈的新型选择。



Carmel Place @ New York 


从单人书桌到多人餐桌只需一步


白天坐沙发晚上睡大床


6月1号开始正式对外的Carmel Place,微型公寓是该城市首次出现单人居住最小的空间。一直以来纽约都对居住的大小和人员结构有着很多的限制。

 

公寓最小面积为 400 平方英尺 大约 37 平米

任何三个以上没有关系的陌生人不得居住在同一房屋

一户或两户住宅的地窖和地下室都不能用于居住


Carmel Place位于纽约曼哈顿的 Kips Bay 街区,总共有 55 个单元,每个单间面积在 24 - 33  平方米,更小的空间也意味着更低的租住费用。一经推出,就遇到了疯抢,这也再次应证了*当时破格允许此类 “违规” 建筑存在的必要性。


四年前,时任市长提出尝试 “微型公寓”的住房模式。因为领导意识到了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纽约面临着地价高、房租贵的问题。并且这个趋势还在发展。有调查指出,曼哈顿一个单间公寓的平均房租已经达到每月 2738 美元,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找一间付得起的房间难如上青天。


进门的玄关与洗手间


虽然房间要比一般的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整套集约化的设计理念里,卧室、书房、厨房、卫浴的功能都一个没拉下。采光的部分也做的相当的好,有落地大窗可以感受四季变化和阳光雨水,也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置放生活所需的物品。


除此以外,这栋公寓还设置了公用区域提供更多的服务,更人性化的考量,更便利的环境,让你在微型中最大化的美好居住。公共会议室、咖啡厅、洗衣房、住宅储藏空间、自行车室、健身房和一个天台花园,这些公用空间,只有你没想到的,没有它没设置的。



公用区域一角


如果这样的微型公寓出现在你的身边,拉近你和工作地的距离,又让你远离合租的烦恼,你也一定会风不顾身地投奔它地怀抱。所以当 Carmel Place公开招租时,申请人达到了惊者的六万人。



Pocket living @ London


Pocket living不是某一住宅小区的名称,而是伦敦一家小的房地产开发商。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知道他们针对的是开发 “小户型” 的住房。而需要此类公寓的目标人群是日益增长的 low-levelmiddle class也就是中产阶级中层偏下的 city makers*。因为他们需要的是 lower cost but affordable homes.


city maker: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医生,护士,建筑工,设计师,工程师等,他们很年轻同样努力工作满怀抱负,但是他们的薪酬有限,短期很难买房自力更生。


伦敦土地同样金贵,和纽约面临的问题如出一辙。所以如何在既定或者低于一般居住面积的空间里,营造出物美价廉的家,是给予那些辛勤付出的城市建造者最好的回报。因为他们值得这些。



pocket living @ Fermoy Rd曾获两项大奖



pocket living @ Willingham Terrace


虽然都是小户型的房间,空间有限并且因为定位的关系售价会比市场同区域房屋便宜至少 20%,售价在 15 ~18 万英镑,但是 pocket 并不曾想过随意建造。


相反地,设计师团队极花心思,想要打造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家园给到 city maker。不论是从外部建筑还是内部装修,即使它只是好多间只有一个卧房凑在一起的地方,作为别人的第一个家,它也应该很美。




作为一个非常重视设计的房产公司,pocket的设计主张在于打造高效的住房体验,给予业主真正的超值回报。


在选址上,会倾向于便于出行的靠近公公交通的地点,并且善于打造砖结构的房屋,原始创作不重复设计。


在能源效率方面,最大化的利用日光,降低能源消耗,绿色环保。还会设置社区交流功能,鼓励入住业主最大化的沟通,建立和谐环境。



文 | 三文鱼小姐姐

图 | 来源于网络